<p id="pd8fr"></p>
    <object id="pd8fr"><strong id="pd8fr"><address id="pd8fr"></address></strong></object>

    <td id="pd8fr"><ruby id="pd8fr"></ruby></td>
  1. <track id="pd8fr"><ruby id="pd8fr"></ruby></track>
    在線預定  |   在線咨詢  |  
    首頁-景點文物-景區景點

    凌云寺

    作者:樂山大佛景區 時間:2018-12-25 訪問:

    Image00054.jpg

    凌云寺在凌云山頂,被凌云九峰環抱,寺宇輝煌。因是大佛所在,所以又叫大佛寺。凌云寺創建于唐代,據史料記載,早于大佛開鑿之前,距今已有一千三百多年。唐開元初年(公元713年)開鑿佛像時,寺宇又有擴建。據《方輿勝覽》記載:“會昌前,峰各有寺”。到了會昌四、五年間,由于唐武宗李炎揚道抑佛,下令滅佛,凌云山僅凌云寺得以“做工精妙”而保存。

    DSC03724.jpg

    唐建凌云寺毀于元順帝戰亂,明代進行了兩次修復,明末又經兵燹,大部分被毀?,F存凌云寺是清康熙六年(公元1667年)重新修建的。寺外兩側分列著四通石碑,記載了明清兩代重修寺宇的過程。

    凌云寺香火旺.jpg

    凌云寺是由天王殿、大雄殿、藏經樓組成的三重四合院建筑。匾額“淩云寺”三字,為清末著名書法家趙熙所題。天王殿正中塑像為金玉彌勒坐像,重33噸,所用漢白玉石采自名山之巔,兩旁分列四大天王像,采用健陀羅風格建造。天王殿后為韋馱龕,供奉木雕帖金的護法神韋馱。大雄寶殿為清代建筑,殿內正中端坐釋迦牟尼三身像(法身、應身、報身)。兩旁分列十八羅漢像,殿后為菩薩殿,正中塑凈瓶觀音像,兩邊分列文殊、普賢、地藏和大勢至四菩薩像。藏經樓為民國時期所建,是中西方建筑的融合產物,具有很高的藝術價值。

    樂山大佛景區管委會 · 樂山大佛旅游投資集團版權所有
    蜀ICP備19024973號-1 公安備案號 51110202000277
    91精品人妻无码一区二区三区